江西乐平服务器开vps教程“科技抢春”忙 “90后”新农人显身手
最佳回答
“服务器开vps教程”江西乐平服务器开vps教程“科技抢春”忙 “90后”新农人显身手
景德镇5月4日电 (巫发阳 汪嘉琪)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节,走进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浯口镇程家墩村,数架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来回穿梭,精准高效地开展施肥、播种、病虫害防治等作业,一幅“科技抢春”的智慧农业图景正徐徐展开。
无人机飞手杨一鸣麻利地展开折叠机翼,将30斤化肥倒入无人机载料仓,指尖在遥控屏上快速划动,设定航线、调整参数——随着“滴”的一声提示音,无人机腾空而起。

“过去背喷雾器一天最多打20亩,现在这台‘铁牛’1小时就能覆盖60亩。”杨一鸣抹了把额头的汗,展示手机上的“操作平台”,施肥量、病虫害热力图、气象预警等数据在屏幕上实时跳动,“就像给庄稼做‘CT’,哪块地‘营养不良’一看就知道了。”
装桨、备药、倒水……与此同时,后港镇大田村的田间,“95后”飞手程祥鹏也正在进行准备工作。“地面安全,可以起飞。”随着指令下达,程祥鹏熟练地操控植保无人机,开启“飞防”作业。“无人机作业效率高,而且喷洒雾化更均匀,所以农药利用率也更高。”
浯口镇农办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飞手每亩服务费比传统人工低15元,加上增产部分,农户年亩均增收超300元。”
春耕期间,飞手们开启“白+黑”作业模式:白天进行播种施肥,夜间利用红外遥感无人机监测墒情。4月以来,这支飞手团队累计作业1.2万亩,节省农药35%、肥料28%,为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

“第一次试飞因操作经验欠缺,把农药撒到邻家菜地。”杨一鸣笑着回忆转型经历。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3台无人机、服务周边14个村庄的“王牌飞手”,微信群里农户“@杨哥救急”的消息成了他的“数字田埂”。
据了解,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飞手队伍,两年前还是扛锄头的普通农户,他们通过240学时的理论学习和田间实操,顺利考取UTC无人机驾驶执照,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农人”。截至目前,乐平市已培育持证飞手213人,建成28个无人机植保服务站,有效推进乐平市科技春耕战略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