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庞大代表团访华,卢拉在北京最新免费vps外网表态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05-14 02:44:50

最佳回答

“免费vps外网”率庞大代表团访华,卢拉在北京最新免费vps外网表态

(原标题:率庞大代表团访华,卢拉在北京最新表态)

“我们的关系将坚不可摧,因为中国需要巴西,巴西也需要中国。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全球南方在世界上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尊重。”巴西总统卢拉12日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这样表示,“中巴关系的潜力是无限的。”

率庞大代表团访华,卢拉在北京最新表态

5月12日,巴西总统卢拉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巴西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卢拉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对华国事访问。12日,卢拉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13日,他还将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媒体分析认为,在关税威胁引发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卢拉此访不仅标志着巴中关系更进一步,也有望缓解全球投资者的担忧。

据了解,参加此次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的有上百名中巴商业人士和巴西多名部长。在研讨会上,卢拉表示, 此次他率领由部长、州长、议员、企业家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访华,正是旨在展现巴西致力于同中方一同“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卢拉在演讲中强调了中国和巴西在新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前景。他同时表示,巴西应提升其产业附加值,摆脱对初级商品和原材料出口的依赖,在这方面,巴西可以以中国的经验为榜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工程师、数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

“中国人可以来巴西的大学,更多巴西人也可以来中国。”这名拉美总统同时表示,中巴关系不仅是基于务实合作,更是建立在摆脱贫困的共同愿景之上。“我想对中国企业家们说,我们的关系并不寻常。我们是两个都有解决贫困问题承诺的国家——贫困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们的生活。”他表示,中国已使8亿人摆脱贫困,巴西则让5400万人脱贫,双方将在减贫领域继续合作。

在讲话中,卢拉也直言:“正是多边主义保障了二战后国家间多年的和谐,而保护主义可能导致战争。”

他同时表示,在这一背景下,自己的政府视中国为“不可动摇的伙伴”,两国将一起努力,让全球南方国家获得世界真正的尊重。

在研讨会场边,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局长豪尔赫·维亚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巴西和中国都是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国家。他介绍称,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企业向巴西表达的投资意向高达上百亿美元,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巴西乐见更多中企前往巴西投资,尤其是在当地建立合资企业,把共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北美、南美和非洲。

“中国在巴西的发展中扮演着战略性的角色。”巴西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部执行秘书马尔西奥·埃利亚斯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能够为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多个领域提供高科技解决方案。在全球正经历生态转型、工业加快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中方的技术与资本优势与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清洁能源基础形成高度互补。中国可以在帮助巴西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前良好的政治环境下,巴中两国间正展现出高度的协调。”他表示,两国不仅是商业伙伴,未来也有潜力发展成产业伙伴。巴中两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和任何形式的单边措施,两国的合作不仅有益于双方的互补,也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秩序。

延伸阅读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在农业等特定领域,中国市场对美国十分重要。例如大豆正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除此之外,美国的油籽和谷物等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中国。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迦勒·拉格兰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图为美国大豆产业(资料图)

中国不仅开启了进口多元化的布局,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农业建设的自主规划。据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份规划指出,要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并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粮食供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援引彭博社消息称,本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

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此前中国企业往往会选择购买美国大豆。

报道称,中国近年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但大豆仍是美国输华的头号农产品。此次中国企业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让美国农民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从此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图为巴西大豆(资料图)

巴西媒体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并非难事。毕竟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中,中美就曾有过尖锐的贸易摩擦。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可能成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巴西大豆更是在前述贸易摩擦期间就大量填补美国大豆退出中国市场后的空缺。

据环球网报道,除了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之外,中国还在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粮食供应。中国正致力于扩大本国的粮食生产,强化了更多依靠国内生产的决心,并减少在动物饲料中使用豆粕。其中一项策略是在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全面推广应用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有效减少豆粕用量,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肉类品质。低蛋白质日粮技术旨在使用诸如氨基酸之类的添加剂来减少豆粕用量,并降低氮排放。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

关税战长期持续,将导致不少农民破产

据美国大豆协会称,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门的损失就达到了约270亿美元,其中71%左右与大豆有关。

据环球网援引美媒介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从美国农业部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作为补贴,希望能够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但这反过来又造成了补贴发放公平性的问题,使得一些农民深感“被欺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对此表示:“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拉格兰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保持进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美国农民在2025年已经面临“潜在的重大损失”。他和其他农民“首当其冲承受”了农业税的负担,“我们不能成为牺牲的羔羊,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背负大部分的痛苦”。

拉格兰还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数据显示:以2022年为例,当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974亿美元,支撑了美国全国12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非农业部门获得了约77.39万个就业岗位,受益最大,另有47.72万个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岗位。

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已经受到了来自关税的沉重压力。例如美国对华出口的大豆将面临总计135%的关税,其中包括中国方面于3月针对“芬太尼关税”所反制的10%关税,以及近期宣布的“125%反制关税”。这使得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

在美国生产大豆最多的十个州里,只有伊利诺伊州和明尼苏达州曾支持哈里斯,其余州都支持特朗普。美国共和党议员达林·拉胡德也公开表示,他的选民对此感到担忧:“当我和农民们交谈时,发现他们非常焦虑、压力很大,感到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当我们进入贸易战时,通常第一个棋子就是农业。”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