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加强自我监测正规美国vps主机 降低心衰风险

最佳回答
“正规美国vps主机”科普|加强自我监测正规美国vps主机 降低心衰风险
心力衰竭,俗称“心衰”,是非常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将心脏比喻为国家的君主。在现代,我们常常把心脏比作汽车的发动机,平时要做好养护。在早期如果发动机有点”小毛小病“,仍然能“带病工作”,这些小毛病也不容易被发现。后期如果发动机出大问题了,等到车子跑不动了再修,那就是“心衰“啦!有点晚啦!
心力衰竭,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一听到“心力衰竭”,就以为是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其实不是这样。就像汽车发动机出故障,不会突然熄火,而是动力慢慢减弱。心脏也是如此,它的“力气”变小,尽管加速运转,但是泵出的血液仍然越来越少,身体各个脏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慢慢的各个脏器的功能也会受影响。
什么原因会引起心力衰竭呢?
导致心脏“累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元凶”之一。我国有超过2亿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风险要比普通人高6倍。那么,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心力衰竭呢?我们知道,心脏是大动脉的上游,心脏的主要作用是泵出血液到大动脉,并通过复杂的动脉网络,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如果“下游”大动脉的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其“上游”的心脏就得更用力地收缩,从而将同样的血量泵入大动脉,时间一长,心脏的肌肉就会变得肥厚僵硬,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心脏起初弹性减弱,无法容纳更多的血液;后期收缩力也减弱,尽管加班工作,但是每次泵出的血量仍然明显减少,不能维持全身的供养和营养供应;冠心病也是导致心衰的重要原因。冠状动脉是负责给心脏供血供氧的,由于冠心病,心脏的血管被斑块堵住,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就像饿着肚子干活,越干活越没劲儿,最后累趴下;还有糖尿病、肥胖症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损害心脏功能。长期心率过快,没有好好控制心率,就好比每天飙车,时间久了,心脏也会跳不动,导致心力衰竭。
除了前面提到的常见病因,还有一些人群和疾病容易发展成心力衰竭,需要重点关注: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自然衰退,就像用久的机器零件会磨损一样,心脏的“弹性”和“动力”变差,更易发生心力衰竭。
-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有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心脏病,那么自身患病风险可能会明显升高,这和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
-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人: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心脏和心肌细胞,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逐渐变得狭窄,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其他容易被忽视的慢性疾病:除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果忽视的话,也容易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会影响氧气交换,导致心脏缺氧;心肌炎如果没有彻底治愈,炎症反复损伤心肌,也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会让心脏瓣膜开合异常,影响血液流动,加重心脏工作负荷。
怎么才能预防这些疾病发展成心力衰竭呢?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1.控制慢性基础疾病: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减药。比如高血压患者,每天定时服用降压药,把血压稳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将空腹血糖维持在4.4 - 7.0mmol/L。同时,定期复查各项指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病,要坚持吃药,加强监测,定期门诊随访,切记不要道听途说,擅自中止或者改变治疗方案,或者是找寻各种偏方,最后得不偿失,后悔莫及。
2.积极治疗现有疾病:一些年轻的朋友,可能平时身体情况良好,对自己的健康关注不够。由于工作压力过大休息不好,或者免疫力、抵抗力低下,不慎患上了心肌炎。年轻的朋友,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觉得自己平时身体好,年纪轻,扛一扛就过去了。急性心肌炎中有5%左右是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危重,病死率可高达80%。即使是普通的轻型心肌炎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急性期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体育活动和剧烈运动,同时遵医嘱进行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即使心肌炎症状已经得到控制,并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要注意避免劳累和感冒,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检查,防止心肌炎的再发;心脏瓣膜病患者,更是不要讳疾忌医,目前医疗技术非常发达,通过微创手术或者外科手术,可能完全恢复或者替代瓣膜功能,避免由于瓣膜病发展到心脏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3.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体魄,是享受美好人生的基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如果把健康比作银行,那么健康的生活方式,好比时常给账户充值,存款多了,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也更强。饮食上戒烟限酒,多吃蔬菜,避免大鱼大肉和腌制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像快走、游泳等;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防止长期疲劳和高度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兴趣爱好,少生气,尤其是生闷气,不仅对健康有益,也能很好的保护心脏。
4.定期体检很重要: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健康人,定期的全身体检,相当于给身体做一次扫描,可以早期发现身体的异常信号。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包括心电图,心肌损伤指标、心力衰竭的指标以及心脏超声。出现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把心力衰竭扼杀在“摇篮”里。
这些信号,可能是心脏在“求救”
心力衰竭不是突然发生的,身体会提前发出很多“求救信号”。比如,以前一口气能爬5层楼,现在爬2层就气喘吁吁;晚上睡觉总是觉得胸闷气急,必须坐起来才能呼吸顺畅;时常感觉心慌,“像做了贼一样心里扑通扑通跳”;还有些人会发现自己的腿和脚突然变肿,用手指一按就是一个坑,这些都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千万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发动机”,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心脏更是任劳任怨的“劳模”,千万不要错过它给我们发出的任何警告。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监测和管理,定期关注心脏健康,就能大大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守护心脏健康,从现在开始!
作者:汪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