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红旗街vps平台搭建——老商街“圈粉”年轻人
最佳回答
“vps平台搭建”吉林长春市红旗街vps平台搭建——老商街“圈粉”年轻人
吉林长春市红旗街——
老商街“圈粉”年轻人(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上午10点半,伴随一声清脆锣响,吉林长春市红旗街新的一天开始了。
游客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具有仪式感和新鲜感的时刻;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穿行在这条老街,感受时代的脉动。
位于长春市城区核心位置的红旗街,是一条承载近百年历史的老街,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商圈。在这条始建于1933年的老街上,历史与现代交织,商业和文化融合,拥抱年轻人、集聚年轻人,老商圈焕发出新的生机。
工业基因,融入商业血脉
红旗街1118号,长影旧址博物馆。
步入馆内,一帧帧光影扑面而来,唤起每个时代特有的记忆,这是一场穿越时光之旅。
长春电影制片厂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自1945年成立以来,80年间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600多部,其中一大批经典影片影响几代中国人,创造中国电影半个世纪的辉煌。
曾经,《白毛女》《刘三姐》《英雄儿女》等电影从这里诞生,一盒盒电影胶片经由红旗街,送往全国各地,承载着全国人民对电影、对艺术的追求和期盼。
随着技术革新,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虽已不再承担摄制电影的职能,但演绎光影故事的摄影棚、谱写声音诗篇的混录棚、留存时光印记的洗印间等一批电影工业标志性建筑被完整保留。依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2014年,长影旧址博物馆在这里落成开放,老厂区焕发出新的光彩。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如今,游客漫步红旗街,步入老厂区,体验电影制作工艺和流程,感受电影工业和文化的魅力。
好戏落幕,掌声连连。长影旧址博物馆内,贵州游客吕萍重温经典,在现场观看由青年演员演绎的电影《英雄儿女》片段。2024年,长影集团把《英雄儿女》《董存瑞》《保密局的枪声》等经典影片,通过沉浸式演出和红色舞台剧的形式带给观众,让更多人了解革命英雄的伟大故事,让更多红色精神被传承、被铭记。
一个厂,一条街,一座城。岁月变迁,长春电影制片厂早已筑就红旗街的文化底色,也承载着长春“电影城”的文化灵魂。每天,这里都会涌入大量来自各地的年轻游客。
“五一”假期,长影旧址博物馆接待游客2.97万人次,营业额达191万元。
走出长影,回到红旗街,一列复古造型的有轨电车正缓缓驶来。轨道边、站台上,满是市民游客,或等待乘坐,或拍照录像。
“前方到站,长影站。”连接红旗街和老城居民区的长春54路有轨电车驶过80余载光阴,沿着岁月的轨迹,见证着城市的脉动。“以前坐它上下班,开起来时‘叮当’作响,如今孙女带着外地同学来拍照。”家住红旗街附近,年过七十的老人刘建民,讲起有轨电车和几代人的故事。
如今的有轨电车,经过几代车型更替,仍旧发挥着交通运输的功能,并成为红旗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化身“流动的城市记忆”。“文旅专列”“东北虎主题列车”……披上新装的老电车,深受年轻人喜爱。
固定的建筑,流动的列车,动静相宜见证红旗街的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让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商业发展血脉。
娱乐休闲,刷新消费体验
4月30日,一场市集在红旗街拉开序幕。“这有山”门外,50余个摊位汇集,扎染、石雕、漆艺等非遗技艺吸引游客驻留消费。
“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特色文旅IP‘云山集’,今年是第三季。”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孙亚婧介绍,“云山集”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市集结合起来,每年设置不同的主题,并面向全国招募优质摊主,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今年配合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云山集”主题定为“书香绕云山·非遗映市集”,出版元素和非遗技艺共同在市集中呈现。
外有市集,内见“山景”。2019年开业的“这有山”,在室内建起了一座“山城”,主山道环绕向上,店铺沿主山道布置,将消费购物与城市微度假巧妙结合,成为室内度假文旅场所。漫步“山”中,移步换景、景景不同。寻亭台、踏“山阶”,消费者在蜿蜒起伏的“山道”和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里逛街购物,品美食、撸宠物、看演出、做手工……各式体验丰富有趣。
“刚开业时,我就来过,现在新增了很多特色小店,可好逛了!”当地大学生王楠是“这有山”常客,前不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新开的主题书店,她约上外地朋友一起来打卡。逛“山”半日,王楠拎着新买的书签和冰箱贴,捧着带有“这有山”标识的咖啡,收获颇丰。“五一”假期,“这有山”接待游客19.6万人次,营业额超1300万元。
客流火爆的“这有山”,是红旗街商圈的后起之秀。20世纪90年代初,红旗街商圈正式起步发展。此前,红旗街附近以经营电子器材的小店为主,曾被百姓称为“电子一条街”。
看中红旗街的区位优势,1993年,欧亚商都、亚细亚百货相继在工农大路与红旗街交会处开店迎客,红旗街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逐步成长为核心商圈。
如今,这里不仅拥有老牌商场欧亚商都,还有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以及新晋打卡地“这有山”,形成红旗街商圈的主体,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的共同繁荣活跃。
“红旗街商圈聚集众多商场,但业态多元,定位各异,区分度高。”红旗街道办事处主任朱智鹏介绍,欧亚商都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品类齐全、品牌汇集,亚细亚百货则以中老年市场为主,万达广场和“这有山”主要面向青年消费者,提供购、吃、游、娱、住的综合消费体验。
如今,红旗街商圈消费规模排名吉林省商圈首位,也是长春市大型集经济、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聚集地。2023年,红旗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4年,红旗街商圈全年客流量近3000万人次,年销售额达78亿元。
创新发展,洋溢青春活力
暮色四合,红旗街上灯火璀璨,灵动歌声悠扬飘荡。
万达广场门口,一场音乐比赛正在进行,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的大学生王梦宇在聚光灯下动情演唱。舞台下,满是年轻人的身影,举起LED灯牌、挥舞荧光棒、鼓掌呐喊,青春活力洋溢。“我们面向年轻群体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学生音乐比赛、动漫舞蹈秀、民乐首演等,吸引众多青年群体参与。”红旗街万达广场总经理王海鹏说。
离开音乐比赛现场,前行百米左右,一个街头篮球场内,运动正酣。去年夏天,激情燃动的红旗街商圈“街BA”篮球赛在此进行。25支中外篮球队、316名篮球爱好者激烈酣战,每场比赛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观看助威。
“云山集”、“街BA”、电音节、消夏节……活动接连不断,红旗街总是热闹非凡。“我们依托街区特有资源禀赋优势,举办丰富多元的系列活动,鼓励创新发展,增添商圈活力。”朱智鹏说。
步入商场内,长春市首家泡泡玛特城市主题店人流如织。“今年一季度,我们成功引入6家首店品牌、首创品牌,首店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王海鹏介绍,商场在首店经济和场景创新上发力,针对年轻客群的消费特点,精准调整业态组合,实现品牌更新。
同样聚焦年轻人,不久前,一场画展在“这有山”内举行。作品并非来自艺术家或商业机构,而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我们发挥红旗街周边高校众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平台,也加强和年轻人的沟通,听取他们的创意想法。”孙亚婧介绍,这样的合作并非首次,去年5月,“这有山”将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学生毕业设计展请到“云山集”中,为毕业生提供展示、交流、互动作品的空间和舞台,并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红旗街里,青春潮涌。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会处,一块裸眼3D大屏吸引游客驻足观望。身披电影胶卷、脚踏电车造型鞋履,红旗街IP吉祥物“旗旗”向游客们挥手致意。2023年,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道对外发布吉祥物“旗旗”,造型萌动可爱,贴近年轻人喜好。红旗街商业精品街内,灯光布景、雕塑小品、互动大屏、天幕隧道等新场景的打造,同样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我们聚焦青年群体,深入推进商旅文体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体验式消费业态,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朱智鹏说。(人民日报 记者 郑智文)